CBA裁判争议,上海广东战2分钟3次漏判,上海不利2次
在24-25赛季CBA季后赛的激烈交锋中,广东与上海的比赛无疑是万众瞩目的焦点。两队实力相当,比赛过程异常激烈,观众们的目光紧紧跟随着场上的每一分每一秒。然而,裁判的多次决策却将这场比赛推向了风口浪尖。
在比赛进入白热化的阶段,裁判的判罚成为了决定胜负的关键。在比赛的最后两分钟内,三次明显的漏判使得局势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。首先,当比赛还剩下约两分钟,上海队以91:92仅落后1分且拥有球权时,李添荣持球受到胡明轩的逼抢,这种逼抢行为已经明显构成阻挡防守,但裁判却视而不见,判断为李添荣运球出界。这一失误让广东获得球权,胡明轩随即高打板,将比分反超,让本就紧张的比赛氛围更加紧张。
随后在距离比赛结束还有1分48秒的时候,胡明轩在突破时,上海队的闫鹏飞有一个明显的拉人动作,但胡明轩已经完成上篮得分。按照常规判罚,这应该是一个2+1的机会,但裁判却没有响哨。这样的关键时刻,即便鼓励对抗,明显的犯规还是应该被吹罚,否则只会让球迷对裁判的判罚水平产生质疑。
最后在比赛仅剩8秒的关键时刻,胡明轩命中关键三分,广东以98:95领先。此时上海队发球,刘铮传给跑出位置的小外援哈维时,被任骏飞明显抱住并拉扯,导致哈维摔倒,球权也落入了广东球员手中。这个明显的抱人动作在直播中清晰可见,但裁判依然选择视而不见。如果这样的行为不被制止,那么比赛中谁还能顺利接到球?这不仅是CBA赛场上的问题,更是对国际赛场规则的漠视。
正如新疆与同曦的比赛中所见,新疆球员的拉人行为导致同曦队获得5打4的快攻机会,但裁判却选择吹停比赛。对比之下,广东与上海的比赛中,裁判在最后两分钟内连续出现三次漏判,其中两次对上海不利。这样的判罚水平无疑让球迷对CBA裁判的专业能力产生质疑。这样的比赛结果和判罚标准不仅让球迷感到不满和困惑,更是对篮球精神和竞技公平性的严重挑战。希望未来CBA能够重视并改进裁判的判罚水平,以维护比赛的公正和球迷的信任。